《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无疑是近几年最火的喜剧综艺。
从一喜到三喜,马东做喜剧有一个宗旨——“喜剧,好笑就够了。”
这不禁让探姐怀念起2010年的一档喜剧综艺,可谓是国内Sketch喜剧的“祖师爷”。
多少年过去,每次有新的爆款,都能在它的评论区看到对它的怀念。
几乎白手起家。
在相声小品正当年,短平快,不说教,不上价值,不“包饺子”。
精准预见了十几年后,属于短平快的幽默短剧的时代。
话不多说。
一起来看各大爆款喜剧综艺的“野爹”——
「爱笑会议室」
2010.5.8中国大陆
穷,那咋了?
“喜剧天才”、“最佳喜剧节目”、“无法超越”......
在那个没有网络回放的时代,深夜档的时段,大部分观众只能蹲点观看。
十几年后仍有300多人半夜在线看,依然有观众“文艺复兴”这档喜剧综艺。
十多年前,《爱笑会议室》的出现,无疑是新鲜的。
十多年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让Sketch成了最受欢迎的喜剧风格类型。
不同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有着又大又漂亮的演播厅和成熟的节目机制。
《爱笑会议室》的初期成员穿着自己找来的不合身的衣服,再扯来个“偷感”很重的背景板。
简陋的条件只是《爱笑会议室》的“表”。
给观众最简单、纯粹的快乐才是它的“里”。
“不要跟《爱笑会议室》讲逻辑。”这应该是爱笑会议室铁粉的共识。
一周的时间,就能向观众输送爆炸量的梗。甚至多年后还能看到,老粉用节目中的热梗当作「暗号」交流。
节目最早的形式是,一群嘉宾坐在会议室里,演员突然闯入,拼命逗他们笑,有点类似于古早游戏“不要笑挑战”。
所以从一开始,“让观众笑”,就是《爱笑会议室》唯一目标。
《爱笑会议室》的一个小品也不过几分钟,最多也不过十来分钟。
极短的时间内,向观众的笑点密集攻击。
就比如一段“长达三分钟”的《西班牙情歌》。
一个十年前和爱人走失的西班牙小伙,来到这里献唱《那天我没有吃冰棍》。
荒谬的歌词,做作的表演和乱七八糟的歌词,就让现场嘉宾直接捧腹大笑。
“西班牙女郎”热辣上线,在一旁伴舞......应该是“乱舞”。
在现场,谁也不知道这个舞女到底来干嘛的。
那咋了?
《爱笑》就是这样,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一个包袱为了好笑,砸地上都行。
一种不管不顾直取你笑点的“癫感”,这精神状态直接领先二十年。
在《试戏》中,张子栋是一名前来试戏的演员。
导演:“ 你,两个人。”
为了一个人分饰两人,他左右横跳,三分多种边跳边表演,就这么一直从头跳到尾。
“折腾”逐渐升级成「一人演两千人」。
导演:“给我一种大场面。”
于是,一个跳楼案发的现场,张子栋一人演出了死者,围观群众(尖叫的、报警的、打120的、捂孩子眼睛的家长)警察,甚至还有救护车。
现场嘉宾直接笑翻。
导演却说:“你没演出两千人的大场面啊,你这不行。”
显然是故意刁难。
华点来了,演员佯装还在戏里。
抄起凳子狂追导演:
“咱有两千个兄弟还怕啥?!”
再比如经典的《炒粉的故事》。
一位“伟大的国王”想要吃一份炒饼,士兵穿越五重防线,去邻国取炒饼。
队长:“报数!”
“都根!豪由根!佳佳布鲁根!”后来也成为《爱笑》的热梗Top1。
接到张大厨后,四人组准备回国,却发现马已经全部跑累死了。
人没累死,马先累死了,如此讽刺。
只因为了一个荒谬的“美味炒饼”。
一时分不清,到底真正的牛马到底是人还是马?(泪,竟在一个十分钟的小品中看到了自己当牛马的Every day。)
除了无厘头,各种舞台事故也是一大特色。
中途盘子里的炒饼意外掉了,俩演员先是一懵。
接着又一声枪响,顺势倒地,“偷偷”用手捡地上的炒饼。
另一个演员也立马反应过来,一起用手给尊贵的国王捡地上的炒饼。
假松弛,真即兴。
神来之笔,笑翻观察团。
每一声枪响,他们几个都互相看这次又是谁倒下了。
亦真亦假的即兴感,消解了作品本身的严肃性。
《国王的炒饼》是爱笑团队对荒诞现实风格的经典作品。
炒饼既是笑料,也是讽刺。
如果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在《爱笑会议室》这里。
什么喜剧or悲剧?
那咋了?
包袱响了,观众笑了。这就是最重要的事。
年轻人的“喜剧浪潮”
《爱笑会议室》有着不同于国内任何一档喜剧综艺的「年轻基因」。
「爱笑」的年轻,首先是主创团队的年轻。
乔杉、肖旭、张子栋、修睿、潘斌龙、张一鸣......
那时的他们还是北漂青年。
住出租屋,北京郊区一个简陋的排练厅,成为了一群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
摩拳擦掌,酝酿着一场属于年轻人的“喜剧革命”。
而这种粗粝的生活经历,孕育出的是更加真实鲜活的作品。
「爱笑」的年轻,还在于创作内容。
《试戏》中导演要求演员一个人演出“两千人的大场面”。
《炒饼的故事》,国王要警卫队“穿越火线”去邻国,只为了一份可笑的炒饼。
像极了工作中的甲方。无理的要求,改到崩溃的「二版」、「三版」......「最最最终版」。
《银河写手》吐槽甲方
但爱笑里的年轻人,却是在清醒地做“糊涂”事儿。
《爱笑会议室》这种似真似假的疯癫感能让你真切地感受到。
台上的「爱笑」演员天真且无畏,一本正经地做一件荒唐的事。
探姐重温《爱笑会议室》,又爱上了《学电脑》。
大概就是一个年轻小伙儿买了台电脑,但是什么都不懂,反被坑的故事。
因为不会组装,抱着一颗“卖电脑的大哥是好人,他肯定不能坑我”的乐观心态,结果人来了打开包裹一看——
主机是微波炉,散热风扇是吹风机,键盘是算盘,鼠标是玩具老鼠。
拷盘,是真的“烤”,吹风机当散热风扇,越吹越热。
大哥明知故“一顿忽悠”。
换了个“新显示器”——镜子。
这个抽象程度,探姐写这篇文时算是深刻体会到了——
二十多岁正是憋不住笑的年纪。
同样二十多岁的两位演员,同样地憋不住,直接笑场。
他们一笑,场面莫名其妙地更好笑了。(一瞬间,探姐也想让敲字儿的手下的键盘和鼠标,变成算盘和玩具老鼠。)
演员的笑场为什么会让小品变得更好笑?在于或许小伙或许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荒诞。
观众席直接沸腾,但这还没完,还有升级。小伙玩了几天“电脑”突然找到目标了。
大哥:“进取了啊,啥目标啊?”
《爱笑会议室》的创作议题关注的,基本是大部分普通年轻人的生存痛点。
Z时代的年轻人的青春与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同步。
巨大的社会变动,超高的生产力要求,让他们来不及思考。
看似“疯癫”的《爱笑会议室》,用纯粹的天真和幽默,消解了这种存在焦虑。
笑一笑,焦虑或许还在。
或许今天,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天真地相信“爱拼才会赢”。
而《爱笑会议室》给观众带来的欢笑本身,就是喜剧的意义。
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我们还可以用幽默消解这个“漫长的季节“。
无冕之王
属于《爱笑会议室》的时代,短暂辉煌,迅速陨落。
从一开始的栏目剧,以辽宁卫视《谁是主角》的子栏目的形式,大放异彩。
在那个4G都没有的时代,最高的有四百万一集的点击率。
《爱笑会议室》成为黑龙江卫视的独立节目。
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喜剧人加入,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变故也随之到来。
被挪档至深夜、卫视干涉团队创作等等问题接踵而至。后队长张子栋宣布退出。
节目更改赛制,演员内卷严重,大部分初代成员相继退出,节目质量断崖式下降。没过多久,《爱笑会议室》正式停播。
现在回看,在笑声越来越“值钱”的时代。
多少会觉得《爱笑会议室》生不逢时。有不少网友为此叹惋。
(那会要是有短视频,《爱笑会议室》绝对是千万粉丝级别的......)
但“祖师爷”,真正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
「爱笑」后不久,各种国内喜剧综艺如雨后春笋般,漫才、脱口秀、Sketch喜剧、即兴情景喜剧......
喜剧从来没有像这十几年来如此繁荣,“笑”成了新货币。
“野”或许不能成为生存的武器,但是却一脚踹开了国内喜剧综艺的阀门。
所以,当理想主义的大厦将倾之时,结束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至少,《爱笑会议室》在那个蓬勃的年代。
用最轻盈的姿态,把最纯粹的快乐,留在了观众心中。
赞(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