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还在谈着,结果还没出来,但我觉得有几个细节可以关注,事实上,许多“软细节”的背后都是看不见的大国角力和考量。
1)这次中美会晤被安排在G20峰会开幕的前一天,而不是像大部分双边会晤一样安排在峰会召开期间。
我觉得,这多多少少有向这次已经非常分裂紧张的峰会和越来越不稳定的世界释放点积极信号的意思。毕竟,G20核心的核心是G2。
(说句题外话,有网友问我,为什么明知道谈不出实际成果还要谈呢?
这让我想到我昨晚刚聊过的一家来参会的中企。这家企业的人和我们提到好多次,他们特别特别担心“中美彻底崩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美国乃至欧洲、澳洲等所有的投资都可能打水漂,“还好现在中美关系还没彻底破裂”。有这样的担忧的中企绝对不止一家,而对欧美企业来说,反之亦然。
所以,中美向世界释放一点“我们还在谈”“我们的关系还没彻底走向破裂”的信号,简直太太太重要了。)
2)根据白宫此前公布的日程表,今天的会晤应该在下午5:30举行。拜登车队到的时候,我掐了一下表,5点23分,非常准时。
美国时政媒体《政客》负责白宫报道的记者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说拜登并不是一个“准时的人”,迟到20分钟是“标配”。
拜登今天的“准时”或许显示出,尽管两国关系越来越差,矛盾日益激烈,但华盛顿依然不得不对这场会晤报以足够的重视,中美关系仍然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
3)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此次会晤的地点是中方代表团驻地,而不是G20会场或是两国代表团驻地以外的“第三地点”。
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方是这场双边活动的东道主。从礼节上来看,东道主一般会被认为是相对占据“优势”的一方。这和此前流出的“这次会晤由美国主动提出”的信息也相吻合。
4)目前来看,双方应该没有一起发布声明的计划。
(解释一下,成果比较好的双边会晤,有时候会有双方共见记者的环节。比如2015年,中美曾在白宫玫瑰园共见记者。)
会上谈得怎么样,双方应该会通过各自的渠道分别发布,“一会两表”。
届时可以对比双方发布的内容,看看有哪些异同,传递出什么信息。
5)美方在谈判桌上的人员,除了布林肯、沙利文、坎贝尔、耶伦这些,还有一位“80后”———美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
杜如松其人和他的想法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他有一本有名的书《长期博弈:中国取代美国的大战略》,其中主张美国应对华采取“不对称战略”。
赞(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