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是现在人们按照西方全球化概念下的区域划分,在中国古代时,由于其地处中央帝国之南,故被称为“南洋诸国”。而在古印度,由于其小乘佛教信仰广泛,佛寺众多时它赢得了一个更高雅溢美的名称——金地众国,意为诸佛诸菩萨所居住且被供养的地方。
虽然这里每年吸引着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的游客的游览观光,其中备受游客青睐的便是其由上到下透露出的与世无争的社会文化氛围,而在几百年前,这里还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人间炼狱,是列王纷争的逐鹿之地。
尤其是之中最为著名的一对冤家——泰国和缅甸,简单的“百年战争”概念已不能充分体现其耗时之漫长,他们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近七个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乃至十次“俄土战争”在它们面前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而说起缅甸,在几百年前的中南半岛,它是继高棉帝国衰落之后崛起的第二个地区性强权,几百年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它主动侵略南掌(老挝旧称)暹罗(泰国旧称称),打的其称臣纳贡,多次蚕食中国边境,甚至还在十九世纪初(公元1824年)打败了当时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
而和当时南边的虎狼之师——缅军并肩作战的武器,除了通过港口贸易从西洋进口的各式先进火器之外,不得不提的便是锋利且韧度极好的南蛮古兵——缅刀。
缅刀来源于古汉刀,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的铸剑大师南下,将先进的冶炼技术和华夏古刀“吴钩”的形制带到缅甸。从此基础上缅刀逐渐发展改进,在唐朝时,加入了独特渗银技术的缅刀能保证其在中南半岛的热带雨林中长期不锈,使它的品质已经逐渐与当时世界的一流名刃——唐刀缩短了差距。
其主要的制作工艺是先将所制之刀条烧红,然后将烧红之薄钢铁包裹于其刃上而用力锤打,使之混合为一体。待其冷却后再放入火炉烧红继续锤打,如是辗转以至十多次,直至钢与刃体完全熔合为止。
缅刀驰名世界,被评为“世界历史上十大名刃”的缘由之一便是在英缅战争期间,缅刀给入侵的英军士兵带来了巨大而恐怖的杀伤,英国人对此更是讳莫如深。英国人的格拉斯所写的《缅甸战争》一书中记载:缅甸人具有勇武之精神,体格强健,勤奋坚韧,较之以弓箭火器则更喜欢用缅刀进行近身白刃格斗。
缅刀其特点为:软.薄.轻,一般没有刀鞘,而是随身藏在衣下甚至缠在腰间,而据说刃材取其缅铁之“铁筋”,千锤万打而成。软硬本是对立,经工匠妙手却能使之融合,让人惊奇。真正做到了“百锻刀化作绕指柔”。
在著名的缅刀之乡——缅甸上钦墩县的制作方法更为精巧,细致与权威:这里的锻刀师傅先将生铁铸成刀条坯子,将薄钢片一条置于铁刃这上然后用磁土包其体外,厚约铜钱。乃用铁钳夹置火炉烧之呈红色,则磁土中途剥落而刃铁与钢片已熔为一体。其实可以理解成中国的包钢工艺(也就是软包硬),只不过他里边的铁薄,所以才能如此弯曲,缠绕腰间。
缅刀在缅甸语中发音为“Dha”,意思是“刀刃”,在泰语中对应的词是“Daab”或“Darb”,而在越南语中直接就为“Dao”,因此不难察觉出我们的南方邻居所用之武器与我中华汉刀之间的不解之渊源。但西方殖民者慑于缅甸人所用之刀所打下的旷世威名,故而更倾向于用这一术语来指代东南亚人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缅甸型长刀。
典型的dha刀身单边开刃,刀身长通常在20到30英寸,刀身略微弯曲,并逐渐朝向尖端扩大,但刀身长度/刀尖宽度的比例一般在5/1或6/1;很多时候刀背也会磨成圆角或者尖角,血槽和假刃则在一些dha中可以见到,但并不是标准配置;刀尖主要是上翘式,也有如圆形、收紧式、矛形、方形,甚至是凹陷形各种不同的样式。
刀身的柄脚很短,通常在2到3英寸之间。dha柄角在与刀身的连接处相当宽,之后迅速变窄下降。这使得柄角有很好的强度,但是会引起刀柄结构强度下降。刀柄通过摩擦或某种粘合剂(如树脂或胶水)来保持抓力,这也是为什么刀柄上往往有大量的套圈。
刀柄的材质通常是木材,植物纤维、兽皮条、鲨鱼皮、金属环或金属片以及数种材质的套圈组合缠绕在外面,以增加刀柄抓力,确保柄角不会从刀柄内脱离。大部分dha刀柄末端没有太多的装饰,只有在缅甸北部和西北部的dha发现有圆形或者莲花形的装饰。
刀鞘多数也是木质,通常从圆形横截面逐步向顶端过渡到扁平横截面,刀鞘顶端可以是平头、圆头或者尖头。刀鞘由左右两个半部合成,并由植物纤维、线绳或者金属条绑扎固定,有时顶端部分还通过铁钉固定。
关于缅刀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缅甸在抗争外来侵略的战争史。
如果说其世仇泰国是因为太巧而没有遭受列强殖民欺凌(地处英国印缅殖民地和法国印支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带上),那么缅甸被英国侵占则是因为它距离19世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势力范围实在太近了。
1885年——1948年的一个甲子中,无数的爱国志士跟随着班都拉将军的步伐,在缅甸的高山密林中用缅刀和火铳书写着捍卫佛教圣土的光荣!
最后,还是那个老问题:
最后“赞”和“在看”就拜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