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宋代,很多人都会想起“靖康之耻”这样一个典故。
在这场惨剧中,很多人或津津乐道、或扼腕叹息的是,北宋留在京城的赵宋皇族男女被一网打尽送到金国,他们在路上如何辛苦,他们在抵达哈尔滨之后如何屈辱,他们被发配到五国城的时候是如何凄凉。
史书上也大书特书他们的苦难,说靖康二年四五月间,宋徽宗的弟弟燕王赵俣被押着北上的时候,因为没有吃的活活饿死,死了之后连一副棺材板都没有,被金人收殓在马槽里。
徽宗下令把燕王的遗体火化了就地埋葬,埋的时候说:“这里好歹也是中原,总比做一个异乡之鬼好。”说完之后,在场的所有皇族都嚎啕大哭。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靖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开封戒严之后,因为这场战乱死掉的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皇族。
而在这段时间里,开封百姓过的日子,如同地狱一般凄惨。
十一月十六日,康王赵构出发去斡离不军中交涉,刚刚一出门,开封城就开始实行半封闭状态,只留下了东水门和陈州门两座城门。城里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只要家底不太厚的人都开始收拾值钱的细软准备逃走。
开封是一个大都市,虽然没有非常准确的数据,但是根据各方面的估算,人口是肯定在百万以上的。
这些想要逃走的人,在一水一旱两个城门互相拥挤,然后跟守城的士兵发生冲突,具体死亡人数多少,不知道,史书上说了四个字:“死者枕藉。”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两个城门前百姓的尸体横七竖八躺了一地。
事实上,这一天距离金兵围城还有十四天。假如开封的百姓能够分批次逐步撤离,他们也许能够在南方度过一个虽然可怜、但是并不那么凄惨的冬天。
但是没有人告诉他们开封守不住,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们大宋的军队如此不能打。等十一月三十日金兵围城之后,直到次年四月初一金兵撤走,这整整五个月(有个闰月)里,他们真正见识到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过程。
这一年的冬天,可能是北宋建国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史书上到处都能看见“大雪”“结冰”“极寒”“大寒”“雨木冰”(雨下到树上马上就结冰)这样的记载。
开封城里没有山林,百万人需要烤火的柴火都是从城外运过来,但是金兵围城以后,开封的很多百姓都断柴了。城里虽然有行道树,但是远远不够这么多人生活所用。绝大部分开封人只有拆房子和家具烧火,这种挖肉补疮的行为,只能导致他们越来越痛苦。
为了让城里的百姓能够有柴火,可能也是为了报复自己的父亲,宋钦宗在十二月二十二日下令,让城里的军民可以自由去宋徽宗的艮岳(万岁山)去砍伐竹木。当天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冲进艮岳,然而,这些柴火绝大部分都被当兵的抢走了。
首先被冻死的人,就是那一批没有好宅子的人,根据书上的记载,“游手饿冻死者十五六,遗骸所在枕籍”。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粮食的问题。
这是一年之内开封第二次被围攻,开封市民对于积蓄粮食这件事情来说,可以说是有心无力。开封的物价已经开始飞涨,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物价:“米一斗一千二百钱,麦子一斗一千钱,驴肉一斤一千五百钱,羊肉一斤四千钱,猪肉一斤三千钱。”
我虽然没有查到围城之前的具体价格,但是按照现在的物价来折算,一斤猪肉差不多400块钱,一斤米差不多30块钱。
这样的价格,可能绝大部分开封人都承受不起。
物价飞涨的后果,就导致开封人的口粮供应已经到了绝境,普通市民开始去水池里捞苔藓和水藻充饥,“城中猫犬几尽”。
但是这还没完,金兵索要的赔偿金是黄金一亿两,白银十亿两。这个数字不但对于开封,对于整个大宋帝国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是金兵没有常识吗?不是,是因为当时的开封府尹王时雍给金兵吹牛逼,说开封有七百万户,也就是两千多万人……官员随口吹个牛逼,全城百姓帮他买单。
朝廷没钱支付,就动用皇帝的内藏;内藏不够,就让官员和富户出钱;依然不够,最终还是要到百姓家中根括。
根括这个词,就是彻底搜求的意思,我之所以坚持用了这个相对生僻的词语,就是想让大家看看这个“根”字,连根掘起的“根”。
大家可以想象,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对如狼似虎的官差,买米买面都舍不得的钱,吃猫吃藓省下来的钱,就这么被根括了。
这场围城,开封的百姓究竟有多少人死于战乱,有多少家庭一贫如洗,有多少居民死于饥寒疾病,有多少工匠技师被金人强迫着北上,有多少人家的姑娘被金兵糟蹋或者抢走,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了。
但是,在这场围城之中,被史书上记载得“惨绝人寰”的皇族,在围城期间,没有一个饿死、冻死的记载,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衣食无忧。
他们被俘北上之后的经历确实很惨,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在围城期间,开封普通百姓遭受的罪孽。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多少记载。
赞(13)